垂詢電話:15369173235
石墨軸承損壞的原因分析
1 A泵運轉時出現汽蝕
屏蔽入料泵泵的冷卻和潤滑是非常重要的,其冷卻和潤滑原理如下:泵出口介質(壓力為1。6MPa)的一部分通過循環液管從前石墨軸承的尾部進人前石墨軸承座腔,再從前軸承的內表面螺旋線槽進入軸承潤滑面,形成潤滑流動液膜,并帶走軸承產生的熱量。從前軸承推力端面的油槽流出后,再順著定子和轉子之間微小的間隙到達后軸承,從后軸承推力端面的油槽流入后軸承內表面的螺旋線槽,并帶走軸承產生的熱量。再從泵后部的循環液出口返回到吸人罐A-VE-7中,形成泵整個循環冷卻潤滑過程。因為石墨軸承與軸套間的間隙很小,在泵正常運轉中,循環液在軸承與軸套之間形成很薄的流動液膜,并不斷得到補充,從而達到減少摩擦的效果,并帶走摩擦產生的熱量。但如果開泵前操作人員沒有對泵進行充分預冷,或對泵沒有充分排氣,加上丙烯易汽化的特性,丙烯在泵出口負壓區易汽化,使泵處于半抽空狀態而汽蝕。泵汽蝕后,泵運轉雜音大、振動大,并產生水擊現象,引起石墨軸承載荷周期性的變化。同時,由于泵處于抽空狀態,循環液得不到連續的補充,一方面軸承與軸套、軸承與止推墊片之間的流動液膜遭到破壞;另一方面,軸承產生的熱量帶不走,溫度會很快升高,雖然石墨軸承自身有潤滑作用,但由于轉子轉速較快(2850r/min),摩擦產生的熱量很多,軸承的磨損會成倍加快,石墨軸承在干摩擦和較大的沖擊載荷下,就會導致石墨軸承表面開裂破碎。1997年4月14日A-PU-6BC泵故障就是一例,由于操作人員未充分排氣,使泵產生汽蝕,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造成了石墨軸承的損壞。另外,如果操作人員在開泵時未打開循環回路中的閥門,泵沒有循環液,軸承與軸套之間就形成了干摩擦,也容易造成燒軸事故。
2 系統內有鐵銹等雜物
丙烯泵入口管道是碳鋼管,雖然介質丙烯很清潔,但含有一定量的水分,大約10X10-*(10ppm)。管道在經過長時間的使用,特別是在停車的一段時間里,管道就會有輕微的生銹,這些鐵銹在泵啟動時由于泵人口閥的突然開啟而沖刷下來,混入丙烯中。另外,泵在運行中,振動也會使管道壁上的鐵銹脫落而進入丙烯中。泵循環管前有過濾網,60目,材質為
SUS316L。正常情況下,丙烯里的雜質不會進人軸承內。但如果網經過長時間使用,網破損或被腐蝕壞,這些鐵銹顆粒就會通過循環管進人石墨軸承內,引起石墨軸承、軸套和止推墊片的表面擦傷。較嚴重的出現溝槽,而這些從溝槽上脫落下來的磨屑又會在泵內形成新的磨料,從而使石墨軸承磨損更加厲害,最后導致軸承的磨損失效。相當多的石墨軸承是由于磨料磨損而失效的。
3 泵的維修質量不好
入料泵的檢修質量好壞是泵穩定運行的基礎,任何檢修中的失誤都可能造成泵的故障。
a)泵轉子軸的彎曲會造成石墨軸承的損壞。拆卸葉輪時,不能硬撬,否則容易使軸彎曲(A-
PU-6BC泵葉輪直徑為265mm,軸套處允許跳動值為0。06mm~0。07mm。若軸套不易卸下來,可以在車床上將其車掉),軸彎曲后,會使泵產生噪音、振動,最后使石墨軸承損壞。
b)裝配時,不能損壞石墨軸承。使用的軸承尺寸應在φ54$8:器mm的范圍內,軸套尺寸應為φ54_8。ousmm。裝配前,要把加工石墨軸承油槽時遺留的石墨渣清除干凈。石墨軸承的頂絲不能擰得過松或過緊,過松,頂絲起不到固定防松的作用;過緊,容易造成軸承的偏斜,對中性不好。軸承固定好后,應保證其周向能微移10°左右。
c)葉輪組裝不好也是石墨軸承損壞的一個原因。組裝葉輪時,要確認鍵是否松動。在緊固葉
輪時,要用(10~15)kg。m的扭矩擰緊,用一只手壓住葉輪緊固,其力量是不夠的。擰緊葉輪螺
栓后,把鎖緊墊片要正確折彎。如果鍵、葉輪松動,就會引起入料泵振動,甚至出現事故。
d)軸承座組裝完畢后,定子應轉動自如,轉子的竄量應保持在3mm~4。5mm的范圍內。若太大則泵啟動時,易引起葉輪和泵殼摩擦。
e)入料泵回裝時,泵和出人口管對中要好,不能憋勁,泵不能承受出入口配管的重量。否則,也會影響軸承的正常運轉。
f)泵修好后,要確認泵的旋轉方向,否則也會損壞軸承。泵的正常旋轉方向為:從電機側看為順時針方向。若泵反轉,不僅流量、出口壓力不正常,還會使NPSH大幅度惡化,泵產生汽蝕,轉子失去自動平衡機能,產生異常的軸向力,最終使軸承產生異常磨損。
g)檢修泵時,只要軸承監測器動作過一次,就應把軸端部偏心螺母和鎖緊墊片更換掉,這樣可以防止因端部偏心螺母磨損而使監測器起不到檢測作用。
本文源自http://m.jokerstation.com/news/370.html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(責任編輯:壓濾機專用入料泵http://m.jokerstation.com)